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吴梦琳 向宇
10月10日9:30,一场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对话在郑州举行。四川日报·川观新闻联合河南日报、顶端新闻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、郑州图书馆共同举办了《再醒惊天下——三星堆遗址的最新发现与考古历程》讲座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、三星堆发掘现场负责人冉宏林,讲述三星堆遗址的最新发现与考古历程,并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郜向平展开对谈,吸引现场不少当地考古爱好者们互动提问。冉宏林和郜向平都点赞了现场观众问的问题“不错”,冉宏林谦虚地开玩笑说:“大家对考古这么感兴趣,问的有些问题有些难,我甚至都有点担心自己回答不好。”
除了三星堆“上新”的新国宝,现场有不少观众对其他物品也很感兴趣。有观众提问本次三星堆“上新”中,发现了许多丝绸蛋白,于是非常关心这个是否能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养蚕的技术。针对这个问题,冉宏林认为,从当年的环境来看,交通比现在不方便很多,一般对大规模外贸易的距离还不会太远,所以他也更倾向于这些丝织物是本地的。“只是目前三星堆遗址的埋藏环境下,有机物甚至是人骨都很难保存下来,所以暂时还没找到明确的实物证据证明,我们也期待以后会有更进一步的研究。”
本次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不少青铜文物里有海贝,观众提问,这是不是意味着三星堆和海外联系有一条类似于丝绸之路的道路呢?冉宏林和郜向平共同解释,经过海贝种属鉴定能确定三星都的海贝来自于印度洋深海,这次仅1、2号坑就有6000多枚。业内有学者也在汉代文献中找到古蜀地区和印度贸易交流的记载,认为在三星堆时期,三星堆、川西、云南、缅甸、印度可能存在一条南线。但其实这个说法还有待考证,郜向平补充,当时长江以南的地方也没有发现过类似的海贝,感觉应该不是贸易。冉宏林推测,这可能是通过某种偶然的情况下通过某种情况获得的。也有观众畅想雅利安人东迁与三星堆的权杖问题,两位学者也表示不排除可能但也需要严谨的证明,考古的严谨精神感染了不少观众。
也有观众关心三星堆与河南中原文化的关系。现场有河南观众对三星堆遗址新发掘的象牙很好奇:“这些大象从哪里来?我们河南也简称为豫,会不会是从我们这边过去的大象呢?”冉宏林透露了一组数据,目前三星堆的象牙总数量应该接近800根象,至少说明这可能是400多头大象的结果,这些大量的象牙如果是从殷墟贸易过来应该不容易,并且在成都平原当时发现了大象骨骼,说明当地已经有大象了,目前学者也在对象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。至于还有观众提到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和中原地区的树类文物、画像砖、文物花纹有相似性,两位学者认为这的确能看到两地的一些联系,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。
最后一位小朋友的提问逗乐了学者和大家:“三星堆为什么要叫三星堆啊?”冉宏林笑着说很乐意回答这个问题。他深入浅出地解释,考古遗址的名字有的以所在地的最小地命名,当时最小从地图上看,三星堆所在的三个土堆呈直线排列,有人认为像一条线上的三颗星星,因此得名。
据了解,本场讲座四川日报全媒体进行全网直播,与此同时,讲座获得了包括澎湃新闻、北京日报、新晚报、搜狐视频、咪咕视频、新湖南、极光新闻、极目新闻、每日经济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联动直播。截至活动结束,全网观看人次已突破千万。至此,四川日报全媒体“寻根五千年中华文明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”之讲座部分告一段落,三星堆的西北行、长江行、包括此次中原行的三场讲座线上线下共吸引约3000万人围观。
文章来源:《新闻爱好者》 网址: http://www.xwah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013/989.html